其他

脚里学院 | 学员行走笔记:上海“生死劫”的行与思

2017-11-04 李杏莉 戈友公益基金会

写在前面的话

来自于河南洛阳的李杏莉老师是学员队伍中比较特殊的一位。她是在微信上看到教师培训的招募贴后通过网络报名参与的。她拿出自己的假期,并自己承担了往返上海的交通、住宿及生活所有费用。带着那颗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的发心,在人文的课堂中自由漫游。



关于上海“生死劫”的行与思

文/河南洛阳48中李杏莉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两千年前孔子带领学生行走游学的情景。


2017年11月2日,上海武康路,民国时期的法租界,秋阳斜照,梧桐树叶斑驳陆离,昔日幽静的小路上,一群穿戴略显朴素的各色年龄的人,跟随一位目光灼灼、风度优雅的中年男人,漫步武康路,时而停下来,对路边的建筑指指点点,时而高声朗笑,引得路人侧目,不知他们有了哪些会心事——这是上海外国语附属实验学校的樊阳老师带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语文老师实践“人文与行走”课堂的情景。



樊阳老师儒雅谦和,说到认真处,他常常瞪大眼睛,盯着那个听讲的人,从镜片后射出的目光有种摄人心魄的力量,似乎要将你穿透,看出你“皮袍”下面藏着的什么来,潜流便在这时候悄然流入听者的心田。他的镜片圆圆的,让人总会想到民国时期的某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当然他不总盯着人,几秒而已,这就够了,他是最懂得用眼睛传递话语的人。更多时候他是严肃的,路边的建筑在他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成了活的历史。


赵丹为演鲁迅却未果的努力,一生的挚友变为迫害自己的人的残酷事实;孙道临和王文娟明明两情相悦却只能“十八相送”的痛苦;邬达克设计了最精美的“诺曼底公寓”却只能远走他乡;宋庆龄在大香樟树的幽静小院里独居十几年岁月……这一切都在他时而低沉时而铿锵时而温情时而忧郁的声调中渐次呈现。有时候他会很调皮,设计一个问题让大家回答,当随行的老师回答对的时候,他会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眯成了一条缝,眼角的鱼尾纹迅速聚拢在一起,恰似怒放的菊花。那笑容温暖、干净,甚至有一点天真,好像林徽因赞徐志摩的“你是一缕风……是人间的四月天”!



老师对巴金似乎有特别的偏爱。十年浩劫,巴金虽然活下来了,但文革对他造成的心灵痛苦却折磨了他后半辈子。暮色渐袭,一行人随老师到了巴金故居。站在巴金老人的会客厅门口,你仿佛看见了他会见友人时的谈笑风生;静立在卧室,看着床头柜上萧珊的遗像,你能感受到老人的平静与丰富;默默注视着老人写作时用的那个缝纫机书桌,你仿佛看见了老人正伏案写作,不经意间抬头望去,小花园里绿意正浓,却不见斯人,只有那些温馨的画面永远藏在心底,那些惨不忍睹的却也难以忘记;徜徉在后花园巴金小道,在这闹中取静的一方小园中,老人该有多少感慨……



巴金老人幸哉亦或不幸,我们这些今人幸或不幸,历史的帷幕没有落下,我们无法评说。即使当事人的历史已画了句号,后人的评说也永远不会谢幕。在樊老师的行读课上,我们感受了上海的“生死劫”,也留下来我们行与思的足迹。




更多精彩文章,马上点击

脚里学院 | 您有一封关于教师培训的邀请函待查收

脚里学院 | 樊阳:行走的课堂

脚里学院 | 蔡朝阳眼中的郭初阳

脚里学院 | 王小庆:关于绘本热的一些冷思考

脚里学院 | 蔡朝阳: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脚里学院 | 颜炼军:我们犹豫,我们的“等边三角形”





第七期山乡教师成长计划



2017年,教师培训从一年一期,升级为一年两期。除了保留杭州汪潮教授的小学语文研习班外,还会面向各学段的语文教师开发更多人文性课程。在前几期的培训中,我们关注到写作一直是语文老师教学过程当中最大的挑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不断地输入才能有效地输出。

 

11月的教师培训主题设定为“行走与写作”。


在行走间积累,在经典中遨游,邀请业内诸多专家学者与乡村教师一起讨论乡土教育资源的探索问题。培训以人文讲座、人文行走、工作坊、读书会、教育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希望能够陪伴那些热爱阅读、渴望成长的优秀教师一同学习成长,以星星之火助力乡村教育的发展。


时间安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